(本报讯) 当篮球名宿、TNT评论员查尔斯·巴克利再次因口无遮拦成为舆论焦点时,这一次的争议却远超体育范畴,他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调侃圣安东尼奥女性“身材肥胖”,并将原因归咎于当地传统小吃“油条太美味”,瞬间点燃全美社交媒体的怒火,在长达一周的舆论发酵后,这位以“大嘴巴”著称的NBA传奇终于公开道歉,试图为这场涉及地域歧视与身体羞辱的风波画上句号。
事件起源于巴克利参与的一档夜间脱口秀,当主持人聊及他对各NBA主场城市的印象时,巴克利突然将话题转向圣安东尼奥:“嘿,我说句实话,圣城的女人们总抱怨减肥困难,但谁能抵抗那些金黄酥脆的油条?她们每天早晨都在用那玩意儿蘸巧克力酱!”随即他模仿咀嚼动作,引发部分观众哄笑。
这段视频在24小时内获得数百万播放量,标签#巴克利油条论迅速登顶全美热搜,圣安东尼奥当地居民率先发声,社区领袖玛利亚·冈萨雷斯在推特上写道:“我们传承百年的墨西哥油条是文化象征,不是肥胖标签!巴克利先生,请学会尊重女性与地域文化。”多名营养学专家也指出,将复杂的社会健康问题简单归因于单一食品,不仅缺乏科学依据,更强化了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。

随着争议升级,圣安东尼奥市长罗恩·尼伦伯格在市政厅发布会上严肃表态:“我们的城市以多元文化和丰富饮食传统为荣,任何对居民体型的不当评价都是不可接受的。”市旅游局同步发布宣传片,展示当地女性在商业、科技、艺术等领域的成就,配文“圣城骄傲:我们的能量远超卡路里”。
NBA联盟也罕见介入此事,据悉,联盟办公室曾私下联系TNT高层,要求巴克利“妥善处理公众情绪”,尽管巴克利以犀利解说风格闻名,但此次言论已触及联盟推崇的“平等与包容”原则,知名体育媒体人斯蒂芬·A·史密斯在节目中批评道:“查尔斯总是用玩笑伪装冒犯,但这次他越界了——女性不该因为享受家乡美食而被嘲讽。”
在沉默五天后,巴克利终于通过TNT官方频道发布道歉视频,身穿深色西装的他神情凝重:“我意识到那些关于圣安东尼奥女性和文化的言论是愚蠢且伤人的,我的本意是调侃,但显然越过了底线,我向所有被冒犯的人真诚致歉。”值得注意的是,他特别强调了对墨西哥裔社区的尊重,并承诺参与相关公益项目以弥补过失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此举或与商业合作波动有关,巴克利代言的某运动品牌曾被曝考虑暂停合作,而TNT近期正与流媒体平台洽谈新合约,内容审核敏感性成为关键议题,尽管部分球迷认为“巴克利只是说了大实话”,但更多声音指出,在身体积极性与文化尊重视为政治正确的当下,公开道歉是必然选择。
巴克利事件再次引发对体育媒体伦理的讨论,近年来,从NBA到NFL,多名评论员因涉及性别、种族、宗教的言论遭到解雇或停职,加州大学传播学教授伊莱恩·赵认为:“体育解说不仅是比赛分析,更是公共话语的一部分,当评论员拥有数百万观众时,幽默与冒犯的界限必须更加清晰。”

圣安东尼奥的“油条保卫战”意外带动了当地经济,多家传统小吃店销售额增长30%,游客专程前往“打卡”支持,居民卡门·里维拉举着“油条无罪,偏见有害”的标语告诉本报记者:“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,圣城人用热情和韧性定义自己,而非体型。”
尽管巴克利已道歉,但舆论场裂痕依然存在,支持者认为社会过度敏感,反对者则坚持问责到底,这场风波折射出美国社会在身体形象、地域文化、媒体责任等议题上的深刻分歧。
正如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传奇主帅格雷格波波维奇曾言:“体育应当凝聚人心,而非制造隔阂。”当篮球场外的声音比场内更引人注目时,或许所有从业者都需重新审视:如何在保持个性的同时,不负公众期待,搭建理解与尊重的桥梁。